新闻中心教学新闻详细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研究系列培训活动暨我医院仁济系列活动“德能四季谈”教材建设研讨会顺利举行

教材建设是教育的根基,是四川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和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的重要任务。我院作为由华西医学中心牵头的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要研究单位之一,亟需加快推进以打造高水平教材建设队伍和标志性教材建设成果为重心的教材建设工作。4月23日下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医学教材研究系列培训活动暨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仁济系列活动“德能四季谈”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锦江院区后勤综合楼5-2会议室圆满举行。

   本次研讨会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地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诊断学》主编、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诊断学》负责人万学红,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卿平,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杨晓敏,人民卫生出版社西南分社副总编辑常帆,国家级规划教材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教材《诊断学》编写秘书吕晓君莅临指导。今年会官方app在线张伶俐副院长、肖雪副院长、郭应坤院长助理出席本次研讨会,我院国家级和国家卫健委级规划教材项目负责人、国家级和省级课程负责人以及各教研室从事教材编写工作的教师参会,会议由教务部部长刘洪倩主持。

   首先,卿平部长介绍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组织构架及任务计划,强调了基地将聚焦医学教材、课程等学习资源建设,构建高水平专业智库,形成覆盖多学科专业的医学课程教材建设专业支撑体系以及为教材建设、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推动国家医学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支撑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工作目标。

   万学红、吕晓君教师教师团队立足《诊断学》教材的编写经历,分享了新形态教材的编写方法及经验,分析了新形态教材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价值,也对新形态教材建设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务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同时强调了教材建设的政治要求是教材建设的基石,医学教材的编写应引导学生将科技自立自强的理念融入到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追求中。

   杨晓敏副处长对教育部规划教材的申报要点进行了讲解,包括各种教材的级别分类以及历届国家规划、优秀教材的评选概况及要求,并分析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的申报细节及背景,同时重点对我院教师应如何从教材内容选择、编写团队构成等具体方面着手,孵化打造国家规划教材进行了详尽的指导。

   常帆副总编辑主要围绕我院应如何结合学科优势立项人卫社教材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强调了国家对教材建设的新定位以及教材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回顾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教材建设历程,同时,讲解了人卫社教材项目的申报要点和方法,并结合我院专业特色进行教材编写工作指导。

在交流研讨化环节,参会人员和指导专家围绕如何打造新形态教材、如何将我院学科优势融入教材、如何构建教材编写队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张伶俐副院长总结发言,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也是我院2025年度重点工作,希望我院教师能够继续发挥学科特点及优势,紧盯一流目标,胸怀发展全局,积极投身教材建设工作,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推动华西医学整体率先迈入世界一流,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 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服务号

  • 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订阅号

  • 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微博

  • 今年会官方下载入口抖音

  • 热门新闻

    Baidu
    map